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伏线 (第5/7页)
嘛,这个臭不要脸的王八蛋,原来是调戏我来着!” 荣畅起身离去。 顾陌这一路,都走得心境不稳,荣畅却不能多说什么。所幸这趟龙头渡之行,顾陌心境重新趋于道家推崇的清净境,这是好事。 那两个好似青衫先生的修士,功莫大焉。当然隋景澄也有功劳。 荣畅关上门后,顾陌便将事情经过向隋景澄说了一遍。 隋景澄以手抚额,不想说话。 你们俩修为都很高啊,怎么两个都是拎不清的。 这个刘先生也是,读书读傻了吧?怎的跟前辈待了那么久,也不学半点好?果然前辈说得对,修士境界真不能当饭吃。 顾陌疑惑道:“咋了?你给说道说道,难不成还有玄机?我可还是黄花大闺女呢。这类事情,经验远远不如你的。” 隋景澄涨红了脸:“你瞎说什么呢!” 顾陌哀叹一声:“算了。” 顾陌趴在桌上,侧脸望向窗外的云海。 隋景澄将玲珑可爱的稍小金冠放在桌上,也与顾陌一般趴在桌上,脸颊则轻轻枕在一条手臂上。她伸出手指,轻轻敲击那盏金冠。 顾陌轻声道:“我有些想念师父了。你呢,也很想念那个男人吗?” 隋景澄细语呢喃道:“你不说,会想,一说起来,就没那么想了,你说怪不怪?” 顾陌无奈道:“我咋个晓得嘛。” 两两无言。 顾陌蓦然神采奕奕,站起身,搬了椅子,屁颠屁颠坐在隋景澄身边,在她耳边窃窃私语:“隋景澄,我跟你说啊,这双修之法,路数很多的,而且半点不下流,本就是道家分支之一,堂堂正正,不然那些山上道侣为何要结为夫妻,对吧?我知道一些,例如那……” 隋景澄听了片刻,一把推开顾陌,恼羞成怒道:“你怎么这么流氓呢?!” 顾陌悻悻然道:“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隋景澄满脸通红,猛然站起身,将顾陌赶出屋子。砰然关门。 顾陌咳嗽一声,学那姓陈的嗓音口气说道:“景澄,我来了,开门吧。” 隋景澄怒道:“顾陌!” 顾陌依旧语气不变:“景澄啊,怎的如此不乖巧了,喊我前辈。” 隋景澄环顾四周,抄起那根行山杖,开了门就要打顾陌。 顾陌早已蹦蹦跳跳远去,在廊道拐角处探出脑袋,嬉皮笑脸道:“哎哟喂,你这会儿的模样,我一个女子瞧见了都要心动。我觉得吧,那家伙跟你走了一路,肯定没管住眼睛,只不过他修为高,你道行低,没发现而已。唉,就是不知道到底你是亏大发了,还是……赚大发喽。” 隋景澄气得就要跑去追她。 顾陌已经神清气爽地返回自己屋子了,心情大好。 隋景澄关了门,背靠房门,嫣然一笑,坐在桌旁,戴起那盏金冠,手持铜镜。 之后摘了金冠,收起铜镜,隋景澄开始仔细翻阅《上上玄玄集》的中册。 修道之人,不知昼夜。 刚刚踏足修行之路的练气士,往往会对光阴流逝的快慢,失去感知。 这天深夜,隋景澄放下《上上玄玄集》的最后一册,转头望向窗外。 缺月梧桐,骤雨芭蕉,大雁秋风,春草马蹄,大雪扁舟,青梅竹马,才子佳人,名将宝刀,美人铜镜…… 世间这么多的天作之合。那么隋景澄与前辈呢? 刘景龙在翻阅一本从符水渡买来的书,是关于各洲各国御制瓷器的杂书,是那个北俱芦洲最会做生意的琼林宗版刻刊印。 他突然皱了皱眉头,合上书,闭上眼睛。 在龙头渡翠鸟客栈,陈平安和自己聊了许多,大多一笔带过,不露痕迹。 有那艘打醮山坠毁的跨洲渡船,关于北俱芦洲东南一带的蚍蜉,还有他家乡骊珠洞天的本命瓷一事。 这些话题,夹杂在更多的话题当中,不显眼,陈平安也确实没有刻意想要追求什么答案,更多是朋友之间无话不可说的闲谈。 但是刘景龙不笨,这其中是藏着一条线的,可能陈平安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打醮山跨洲渡船,北俱芦洲十大怪人之一的剑瓮先生,生死不知,渡船坠毁于宝瓶洲中部最强大的朱荧王朝,北俱芦洲震怒,天君谢实南下宝瓶洲,先是重返故国家乡——大骊王朝的骊珠洞天,继而去往宝瓶洲中部,掣肘七十二书院之一的观湖书院,先后接受三人挑战。大骊铁骑南下,形成席卷一洲之势。在北俱芦洲大宗门内并不算什么机密的骊珠洞天本命瓷一事。陈平安最早称呼自己,之后稍作改口,将齐先生修改为刘先生,最后再改称呼,变成齐景龙,而非刘景龙。陈平安如今才练气士三境,必须借助五行之属的本命物,重建长生桥。陈平安学问驳杂,却力求均衡,竭尽全力在修心一事上下苦功夫。 刘景龙重重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到窗口。 他相信陈平安此次游历北俱芦洲,绝对有着一桩很深远的谋划,而且必须步步为营,比他障眼法已经足够层出不穷的行走江湖,还要更加谨小慎微。 刘景龙自言自语道:“难道是你的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