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母子 (第3/3页)
如果你嫌现在的日子太平静,尽管折腾,我不介意多娶几房给你提供战场。” 有身孕也不能得到你几分好脸色吗?吴丝语只觉心里又酸又涩,“难道在夫君心里我就是那种爱找事的女人?” 黄素没说话,等同于默认,吴丝语气得胃部胀满,转身就呕吐起来。 黄素放下筷子,脸色不变地起身给她拍背。 丫鬟们急忙端痰盂端清水,刚才还平静的房间顿时乱糟糟一团。 接下来两天,黄素一直在正房陪着吴丝语,第三天晚上陪吴丝语吃过晚饭,到书房看过书之后却直接去了侧院顾秀萍的房间。 吴丝语一夜难眠,第二天看着跟在黄素身后来给她请安的顾秀萍,她简直恨不得在那张容光焕发的脸上狠狠挠一巴掌。 果然啊,黄素对顾秀萍是不一样的。 片刻后,一脸憔悴的若然也过来给吴丝语请安了。 吴丝语笑笑,让大丫鬟扶若然起来,转头提醒黄素要一碗水端平,今晚就去若然那里吧。 她的语气好像若然和顾秀萍都是伺候黄素的玩意儿,根本不值一提。 若然皱眉泫然欲泣委屈的看向黄素。 顾秀萍则好像没听到一样低着头,她们三个,慕白最喜欢她,这就够了,其他的她都不在乎。 同一个早晨,千千万万的人家却在发生着不同的事,花容戏班已经连续两天没有戏唱,孔班主想到那本糟糠妻就忍不住想破口大骂。 “老子好好的开戏班,怎么得罪那个顾大人了”,他一脚踹翻脚边的凳子,“当官就了不起啊,不过一个五品主事,还不识相地用戏本骂我,老子认识的达官贵人没有十个也有一把手,老子可不是泥捏的。” 早已经被扶正的小妾正事不关己地在吃饭,闻言冷哼道:“那你倒是找人收拾了人家啊。” 这边还没说完,四五个十三四岁大的女孩子跑进来哭诉现在连门都没法出的境况。 孔班主被哭的脑袋都大了一圈,一股怒火冲上心头:“不能出去就在家窝着,一群赔钱货,还敢挑三拣四,都给我滚。” 女孩子们吓得一声不敢吭,刚才事不关己的小妾也变了脸色,放下筷子不敢说话。 此时,城门才刚刚开启,一个面色微黑衣着麻布的少年扛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双手扶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走进宽大的城门。 “娘,帝京果真繁华”,少年一身土味,声音却极文雅,“儿定要摘得今科魁首,让娘在这里安居。” 妇人笑着点头,“天赐出息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就去拜访你恩师告诉你的那个方先生,想要在这儿考试,还得做许多事呢,现在先不想那些。” “嗯”,牛天赐点头,他从小跟着寡母一起生活,记事早知道母亲为养活他很辛苦就懂事也早,两三岁便知道帮母亲的忙,母亲每每夸他懂事,他觉得自己长得像村里其他大人一样高时一定能帮母亲干很多活,哪知道他刚过完三岁生日母亲就提着好些东西送他去私塾拜师。 那些东西是母亲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小小的牛天赐心疼不已,抱着东西不要给先生,却在看到母亲沉下脸事老老实实地放了手。 因此他给先生留下了极深的懂事孝顺的印象,也因此他读书尤其用功,他不舍得把母亲一点点攒的东西浪费掉。 冬三九夏三伏,才八岁,牛天赐就成了秀才,三年后又考上举人,牢记母亲常说的那句枪打出头鸟的话,他的秀才举人名次都不显眼,别看他如今才十二岁,却是个极有成算之人,打定主意要在春闱一举成名,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年前他告诉母亲要带着母亲来帝京赶考,说服了母亲和先生之后,他便将到县学之后日常抄书所得的十五两银子拿出来打点。 这一路他们是趁着到帝京的镖队来的,牛天赐人小鬼大又很会说话为他们母子带来许多便利。 不过牛天赐到底还是个少年,路上为防别人欺负他们还稳稳重重一副大人样,此时进入天子脚下,少年人的活泼就流露出来。 “娘,你瞧”,走过一家茶楼时,牛天赐惊喜地指着二楼悬挂着的一个木牌,“凉缘戏楼下午要唱糟糠妻,才五文钱就能听一场,路上都听别人说这个戏好听,咱们先找好地方住下来,儿子带您去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