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身份 (第2/3页)
养大的,沧溟先生对他而言亦师亦父,可却一直以家仆自居,他说了好几次都改不过来。之前好不容易两人之间亲近了不少,没想到这次等他从建安回来,老师又变回了老样子,让他有点无奈。 “好吧,”叹了口气,诸夏把话题扯了开去,“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 他一早上出去,却是去城里一些闹热的地方逛了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消息。 沧溟先生的眉头一皱,却宽慰他道:“没发现什么也是常事,毕竟才半天的时候,能做些什么事情。” “不过我在建安的时候倒是听到一些消息。” “哦,是吗?不知公子得到了那些消息?”沧溟先生问道,“除了宫里发生的那件事情,还有什么事情吗?” 诸夏眼中精光一闪,道:“姜家似乎是准备要对世家动手了。” 沧溟先生皱眉:“这点从柔贵妃倒台就可以看出来,但姜潮后来不是没有什么动作吗?谢家人不都照样好好的。” 诸夏点点头,又摇摇头,“是暂时没什么动作。” “什么意思?”沧溟先生下意识地问道,但脸上的神情却似是已经有所猜测。 “姜家准备大幅度削减世家的封地和屯田。”端着茶盏的手用力一扣,诸夏沉声道。 闻言的沧溟先生眼中顿时爆出精光来,以他的见识,无需多想便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封地可以说是世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若是封地的面积减少了,那么世家的实力一定会大幅度削弱的。 然而姜家想的是好,可世家就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不断被打压吗? 不能! 所以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至于冲突究竟会到何种程度,这个则是要看到时候具体的发展了。 想通这点的沧溟先生眉头一皱,问道:“不过用什么理由呢?”没什么由头就把人家世家的封地给减少了,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吧?毕竟眼下这几大世家的封地都是从太宗时代就开始沿袭下来的。 诸夏微微一哂,却是从嘴里吐出两个字,“离国。” 沧溟先生瞬间恍然。 没错,离国!离国就是最好的借口! 离燮之间有着百年的血仇,两国之间更是通国之敌,眼下虽然昭烈帝驾崩,底下几个皇子都打得很欢,但一旦哪个皇子最终胜出,对于燮国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哪怕还不到离国稳定下来的那一刻,目前的形式对于灵武帝而言也是有利的,他可以借着趁离国内乱的借口做一些事情,比方说,先发制人什么的,如此一来王室就有借口可以集中封地的财力人力了。 “看来这次姜氏是真的准备下狠手了。”沧溟先生感慨着,却是话题一转问道:“公子可知目前离国的形式如何?” “前段时间我接到言归的信,说是目前还没有定下来,燕溯白和燕流焱的人在岐川打得火热,鹰扬军之前奇袭岐川城不成,眼下已经变成了攻坚战了。” 燕溯白乃离国五皇子,同时也是离国皇后之子,他颇受昭烈帝的喜欢,在朝野中也算是有些名望,原本他上面还有个一母同胞的太子,只可惜太子早年便遇刺挂掉了。而六皇子燕流焱则是离国皇贵妃的儿子,这位皇贵妃出身武将世家,父亲乃是离国大将军,因此六皇子也算是实力雄厚,昭烈帝刚驾崩,他就迫不及待地和五皇子争夺了起来。 不知为何,沧溟先生嗤笑了一声道:“两个蠢货!” 诸夏微笑着点头,“是蠢货没错,否则也不会闹得这么大,连朝堂之上都有了不同的声音。” 这朝堂值得当然不会是大燮的朝堂,而是指离国的朝堂。 “怎么说?”沧溟先生挑眉问道。 诸夏无所谓地喝了口茶水,然后道:“离国的那些老臣都对这两人有着挺大意见,他们准备把九皇子燕东君请回来,想让他上位。” 沧溟先生顿时皱眉,“燕东君?月服王燕东君?那些老家伙怎么会想起他?燕东君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不过是障眼法罢了,”诸夏挥了挥手,唇角却微微一勾,“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燕东君这个人可不简单,隐藏得很深,那些不好的风评都他自己让人传出去的。” “竟然是这样?” “可不是?”诸夏微哂,眼神也变得愈发深邃,“我去过澜沧,那里的百姓对他们王爷的评价极高,和外界传闻的截然不同。” 澜沧乃是燕东君的封地,而封地上臣民的评价才是最能够反映一个领主的真实作为的。 沧溟先生默然,片刻之后才叹了口气道:“燕东君此人心机深沉,说不定可成大业,只盼日后不会成为我们的阻力。” 眼神一黯,诸夏并没有在这句话上接口。老师这话说也是由心,这可惜他却有着预感,日后的燕东君一定会成为他实现传承大业上的一只拦路虎。 可这话不能和沧溟先生说,因此他只好笑了笑扯开了话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