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3页)
时动手?” 陈婉兮面色淡然,说道:“这事才了,还是等等。操之过急,未免流于刻意,打草惊蛇了。” 菊英应命,停了片刻,见王妃再无吩咐,便退了下去。 陈婉兮喂孩子吃了一碗粥,见豆宝胃口甚好,心情便也愉悦起来,说道:“王爷前两日说,要一起去为母亲上坟。拣个合适的日子,仔细预备着。这是王爷第一次去为老夫人扫墓,务必万事妥帖。” 梁嬷嬷在旁候着,听闻王妃此言,垂首称是。 陈婉兮喂好了孩子,方才自己用饭。她今日心情顺畅,觉着饭菜也比往日可口多了。 服侍过了王妃,梁嬷嬷心里记着那些事,出来预备料理。 走到廊下,只见杏染坐在廊上,怔怔的出神。 梁嬷嬷走上前去,问道:“杏染,你不去办差,坐在这里发什么傻?” 杏染两眼怔怔,望着前头。 陈婉兮酷爱花草,这院中栽了许多名花奇木,如今已是三月末,和暖天气,春光满院。 杏染说道:“干娘,娘娘是不是从没相信过我们?” 梁嬷嬷吃了一惊,压低了声道:“你说这个做什么?让娘娘听见,仔细又要挨罚!” 杏染愣怔怔的,唇有些干涩,她说道:“处分柳莺,这么大一件事,若不是拿我做障眼法,怕不是到了最后娘娘也不会告诉我。这件事,红缨菊英出力甚多,甚至于连琴姑娘,娘娘都肯信任于她。可,我跟了娘娘这么多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二心,娘娘却……”说到此处,她微有哽咽,再难说下去。 梁嬷嬷面色微暗,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娘娘……娘娘心里其实都清楚,咱们才干不济,但总还有一份忠心,所以才能在娘娘身边待到如今。你瞧柳莺的下场,还有之前那些老主子赏下的宫女。你觉得,咱们娘娘可是慈善容情之人?” 杏染面色呆滞,摇了摇头。 梁嬷嬷抬头望着天际流云,叹息道:“安心办差吧,装聋作哑,痴心愚忠,也是平平安安的一辈子。没有那份才干,有忠心也是一样的。”说到此处,她向杏染一笑:“你当我能在老夫人身边服侍这么多年,最终还蒙夫人托孤,靠的是什么?当年服侍老夫人的,我是最笨的那个。可笨人自有笨人的好处,人笨就没那么多的想头。” 一席话了,梁嬷嬷摸了摸杏染的头顶,微笑道:“你以为,我为什么肯认你当干女儿?你和我年轻那会儿一样,都是毛躁的脾气,也都是愚人。咱们都没那个脑子,唯有忠心二字罢了。娘娘是捏准了咱们的心性,任凭咱们去闹腾,有时候闹多了是能掀出来些东西的。” 话至此处,梁嬷嬷收了手,说道:“娘娘精于揣摩人心,柳莺也罢,咱们也好,其实都在她手心里。咱们这样的笨人,安心踏实的办差就是了。” 话了,梁嬷嬷记挂着那几件差事,抬步便去了。走着,她也不由喟叹了一声,昔年那个失了母亲,偎依膝下的小女孩儿,如今已长成了一个掌控内宅的女主人。 之前,她或多或少都依旧把她当做需要保护的小姑娘,然而她却早已成长了。 小姐,是越来越像夫人了。 只是,小姐比夫人幸运,王爷可比当年的侯爷心思纯正的多。 梁氏轻吁了一声,微微一笑,缓步去了。 杏染坐在廊上,仔细回味着梁嬷嬷的言语,喃喃自语道:“装聋作哑,痴心愚忠……” 于成钧离府之时,时候尚早,街上店铺大半没有开张,唯有几个小摊子趁着天光在街上做起了晨食生意。 他虽是皇室出身,却是个喜欢民间烟火的脾气,尤其在边关摸爬滚打了这近三年功夫,更不将那些所谓门第身份放在心上,当即就在街上选了一个卖浆水面与葱油煎饼的小摊坐了,要了一碗面两斤煎饼,还切了一碟香油芥菜,吃将起来。 他大口吃面不时咬着煎饼,只觉还是这般吃饭来的痛快,心里说道:这一幕若让王妃瞧见,怕是又要嗤笑他粗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两人用膳时,王妃说的最多的言语。 日日被妻子这样唠叨,他多少也只好收敛些。横竖王妃不在眼前,他便怎么爽快怎么来。 正吃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