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节 (第3/3页)
香腮如雪,似笑非笑的睨着自己的样子,心中不知怎的蓦地就腾起了一股火。他出手如电,拧着陈婉兮的面颊,笑骂道:“你就跟爷贫嘴吧,心眼儿小的跟针鼻儿一样,还要犟嘴!” 陈婉兮吃痛,急急的将他的手打落,抚着脸斥道:“王爷说话便说话,动手动脚,也不怕掐出褶子来。” 于成钧原就是想逗她,便是生气呵斥,也好过之前那郁郁不言的样子。见她终于笑了出来,他心中方才一松,又正色道:“婉儿,爷老早就跟你讲过,爷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在朝堂上靠的是本事,不是这些裙带姻亲。莫说淳懿郡主,就是身份再贵重十倍,爷也不稀罕这些。爷有你,这辈子足了。” 陈婉兮颇为动容,她眸光微暗,轻轻说道:“妾身倒是愿意相信王爷,但只是,世事总不会尽如人意。” 于成钧揽过她的身躯,让她的头依靠在自己的肩上,沉沉说道:“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爷不肯的事,谁也不能勉强。” 陈婉兮眼眸轻阖,于成钧身上那淡淡的男子气味儿,令她颇为惬意,她说道:“但若是皇上下旨呢?王爷,总不好抗旨不遵。” 于成钧说道:“虽说如今朝廷风气不正,但偌大一个国家,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总需有人出来做事。爷是有能耐的人,皇帝心中有数,便不会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来逼迫爷。” 陈婉兮浅浅一笑,没有接话。 于成钧的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但他是行军打仗、为国效力之人,行事作风自然光明磊落,这等肮脏的勾心斗角,与他并不相称。 但能得他这一句承诺,她心中那些彷徨与阴霾便尽数吹散。余下的事情,她来看着就好。 这般,又过几日。 自从寒食节之后,淳懿郡主便成了京中头一号的风光人物,今日陪着太后往玉佛寺上香礼佛,明日便是在宫中办赏花宴。京中的名门望族,命妇女眷,闺秀千金,无不争相与之结交。她每日不是在赴宴途中,便是在哪家宴席之上。 一段时日下来,京城世家无不称赞郡主美貌大方,天真活泼,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陈婉兮没功夫理会此事,因鹅脂香成了上用贡品,必得加紧炮制。而经了寒食宴那一出,京城里略有些脸面人家的女子,交口相传,脂粉必要天香阁所产才好。即便不能用到进贡的,买些旁的也是好的,总是沾了宫里的贵气。 如此这般,天香阁生意更红火热闹起来,每日人满为患。 她筹备了许多日子的绣坊,亦也开业。铺子就选在距王府不远的甜水大街,此处是京城要道,横贯东西,行人众多。若遇集市,更是火热。 自苏州聘来的绣娘与绣工,果然技艺高超,织出来的绸缎布匹,绣出来的各种绣品都是极精致上乘的。陈婉兮更独出心裁,在花样上略做了变化,融入了京城之中流行的样式,既不失苏绣的清新雅致,又吻合京城人士的喜好。 绣坊取名霓裳坊,名儿虽俗了些,却通俗易懂。 陈婉兮更暗令掌柜,于天香阁中买卖时,将霓裳坊将开业的消息,递给那些来采买的豪门世家,更暗示那日有寻常难得一见的绣品。 有天香阁在前,人人便都猜霓裳坊里必出良品。绣坊才经开业,便被踩踏了门槛。 各户人家采买了绣品回去,见果然精美异常,花样新奇,那些爱好打扮的夫人小姐们,更是心花怒放。正赶上天气将热,裁制夏衣,这些人家几乎将霓裳坊的存货采购一空。 如此种种,皆是陈婉兮一人操持。 谭书玉入了仕,既没功夫,亦不合适再亲自做生意。他倒是遣了一名忠心精明的账房,前来协助。 陈婉兮忙的不可开交,自也没心思再去理会淳懿郡主的事情,只暗暗遣人打探消息。 而于成钧那边,朝中军机政务繁忙,更是一丝空闲也无。大燕官场如今虽风气不正,但心存报国之念者依然甚多。这些人靠拢在于成钧的身侧,以他为马首是瞻,隐隐成了一派势力。 这般忙里易过,过了端午吃了粽子,一晃就是五月底了。 这日午后,陈婉兮将本月分成同那账房吴先生当面算了个清楚明白,打发他离开,方才有喘息的时候。 天气日渐炎热,午后屋中更闷热起来。 陈婉兮便挪到花园荷花池旁,在浓密的树荫下头小憩,临着水,令丫鬟打着扇,倒还舒坦些。 杏染在旁轻扇羽扇,问道:“娘娘,如今京里人都争相结交淳懿郡主,您倒怎么不肯和郡主亲近呢?” 陈婉兮媚眼轻阖,微微笑道:“同她亲近,有什么好处么?” 杏染道:“总是太后娘娘疼爱的人,再说,京里那些女眷也没少议论咱们。” 陈婉兮便问道:“他们议论什么?你听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