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定点清除 (第1/2页)
(还没有该错别字) 北海东侧、潍河下游,有个眉村镇。 这个镇子被潍河一分为二、潍河两岸是连绵的商栈和简易码头。 这个村镇是北海县,潍州的物流集散地。下游和上游的产物都是用船运到这镇子,然后上岸运往北海。 商贸的发达导致这个镇子非常的富裕。 就算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帮着富商打下手,从而换取温饱的生活。 镇子口的告示牌前围了一大堆的镇民、还有从乡下过来的乡民。 “周员外招募家庭,每月给两贯钱,安家费十两银子。” “听说要打仗的。” “打谁?北海不是已经被兴汉盟占领了吗?” “可能就是打兴汉盟吧。” … 告示前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不少人被这优渥的待遇吸引,赶往了招募点。 不止周员外,还有各种姓氏的官老爷、富商。 都在招募家丁。 机灵一些的百姓都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环境,让聪明人已经卡是找退路。 位于北海的戍守兵将领的精神已经高度紧张。 三百名戍守兵窝在城里,不敢外出,就连手下经过筛选的北海兵俘虏也变得有些不稳定起来。 …… 四月十八日,刘信启返回了距离莱州最近的昌邑。 这座县城目前聚集了从登莱临时招募的一万民兵、一千高丽兵、一千倭兵,还未分配的两千戍守兵,加上刘信启带回来的三个野战团,可战之兵达到了两万人。 召集从蓬莱赶来昌邑支援的罗成、罗高、营平、伍亮,加上军机院的四个部长,三个野战团的团长,还有蓬莱、黄县的戍守军四个营长。 十几个人将议事的房间挤的满满当当。 刘信宝的军情部在前线为防线上的团长提供情报支持,此次回来为刘信启提供提供情报支持的是谛听的徐忠。 谛听在京东也比军情部深耕的更细致。 徐忠对在座的人汇报: “昌邑士绅有四成在这段时间迁移到了北海,现在留在昌邑的士绅富商还算安静,不过也都不同程度的招募了一些家丁,但是主要是为了防止后续可能到来的大乱,用于自保。” “目前昌乐的士绅富商也有向北海聚集的迹象,眉村镇是潍州富商聚集最多的地方,北海城里反而不多。” … 徐忠先细致汇报了潍州的情况,然后接着汇报了密州和青州的情况,最后简略汇报了淄州和沂州的情况。 “潍州聚集了多少反抗军了。”刘信启不能称呼这些士绅为反贼,只能用了一个后世的词语。 “超过两万了,还在不停的增加。” 刘信启眉头紧皱,很棘手啊。这些反抗军都是汉人,大肆杀戮肯定不行,一时真是没了一丝头绪。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没有开口。 “不能强推过去?”刘信辉问道。 “那样死伤太大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这条道。”刘信启摇头。 “徐大人,对于那些参与到这件事中的士绅,你有没有详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