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混球_四十一 万事俱备,就差钱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一 万事俱备,就差钱了 (第1/3页)

一番狼吞虎咽后,这帮衣冠禽兽总算是酒足饭饱了。杨梦龙又带他们去参观了养殖场,那成千上万的庞大鸡群让禽兽们惊叹不已,习惯了一头老牛几亩田的小农经济,骤然碰到这种大规模养殖,他们想不惊叹都不可能。这个养殖场可是杨梦龙的心肝宝贝,它分为养鸡场、养鸭场、养鱼场和养牛场四大部份,养鸡场和养鸭场里面的鸡鸭多达上万只,每天都会产下大量的鸡蛋鸭蛋,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军户来说,这可是难得的美味,而鸡粪和鸭粪则是最好的肥料。养鱼场现在的规模还不大,只有二十来亩鱼塘,不过里面的鱼苗可不少,方逸之他们看到,养鱼人正把撑着小船在池塘投食,每一把鱼食投下去,都会有大量鱼儿浮出水面争抢。鱼食主要是发酵过的鸡鸭粪和蝇蛆,鱼儿吃了长得特别快,特别是蝇蛆,那可是高营养食品,鱼儿吃了不长成球不算完。
  养牛场里,六十多头牛正在悠然自得的吃着新鲜的草料。杨梦龙早在两个月前就让人在旱地种了几百亩苜蓿,这些苜蓿长势喜人,不过还不能收割,牛现在吃的都是从山上割下来的草,还有从地里割回来的蕃薯叶。年老的军户在养牛场里忙活着,清理牛粪,把一种带着一股特殊的臭味的野草投进火堆里弄得白烟升腾,把讨厌的蚊子和牛虻熏走。看样子这些老军户把养牛场打理得不错,牛普遍都长膘了,还刚生下了两头小牛犊,摇摇晃晃的想站起来,却总是不成功,母牛用舌头把它们的身体舔干净,哞哞叫着鼓励它们快点站起来。方逸之问杨梦龙:“你哪来这么多牛?”
  杨梦龙说:“哪来这么多牛?废话,当然是向牛贩子买的!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六头老牛,我的老天爷,几万亩田呢,六头老牛能顶什么事!所以我拿出一笔钱,向牛贩子买了五十头壮牛。”说到这里,他苦起了脸,“牛价太贵了,十两银子一头,五十头就要了我五百两银子,简直就是抢钱啊!”
  方逸之也只能苦笑。这些年来牛价不停的涨,从万历年间的五两银子一头一直涨到八两银子一头了。牛是耕作必不可少的助力,身为一个农业大国,大明的牛永远只有不够,没有富余的,所以买得越多就越贵,因为哪怕是最神通广大的牛贩子,想要一下子弄到几十头壮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谁舍得卖壮牛啊?他指了指那两头前肢跪地吃力的站了起来的小牛犊,说:“万事开头难,但是过了这一关,就会很顺利了。你看,刚刚生下了两头小牛犊,那边又有几头小牛犊,明年牛群还会继续生育,你的牛群会越来越多,用不了几年,就再也不必为缺牛而烦恼了。”他笑着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是,你不必为缺乏肥料而烦恼了。”
  这倒是大实话。这年头的肥料来源就那么几种,第一是带有大量腐殖质的淤泥,比如说池塘里的塘泥,第二是草木灰,第三是禽畜的粪便。淤泥是不要钱的,但也得有池塘才行,没有池塘,就只好等洪水泛滥将淤泥冲过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了。草木灰同样不要钱,把麦秸、稻草烧掉就行了,问题是麦秸和稻草是农民家里的柴草,煮饭烧水全看它了,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烧掉的,而且草木灰的肥力也比较差,全靠它可不成。禽畜粪便是最好的农家肥,肥力强,而且能稳定供应,有了这么好的肥料,庄稼自然会有好收成,但是养殖大量的禽畜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想要获得好的收成就必须有充足的粪肥,想要有充足的粪肥必须养大量家禽牲口,养大量家禽牲口必须有大量富余的粮食,而想要有大量富余的粮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收成……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圈子,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形成恶性循环,但如果能解开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