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三 便宜占尽 (第2/3页)
楚来龙去脉之后,咬咬牙对工人说:“以后别用这种浆了,用……用糯米浆!” 古代砌墙,一直是用泥浆,泥浆的好处是便宜,坏处则是不牢固,雨一淋就软了。因此,高档的宅子一般会把糯米磨成浆,拌上蛋清,这是很好的粘合材料,比泥浆强多了,修筑城墙的时候一般都会用它,可是这也太贵了,一般人家是万万承担不起的。为了把学堂修好,程骏下血本了,不计成本,只求尽快将学堂建起来。 杨梦龙嘿嘿一笑,说:“用糯米浆也太奢侈了,还是用水泥吧。” 程骏不知所云:“水泥?” 杨梦龙说:“这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烧出来的,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正好拿来试试。”一扬手,马上有十几辆大车被拉了过来,从车上卸下一个个特大号木桶,木桶里满当当的装着一种灰色的粉末,极细,见都没见过。这还不算,这货还用牛车拖来一根根两指粗的钢筋和大量用比小指略小一点的铁条扭成的框框,然后指挥工人将这些长达两丈的钢筋四根一组的架起来,每隔一尺远套上一个铁框框,分别用铁丝拧紧。在这些工人跟这些铁条钢筋过不去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在杨梦龙的指挥下狂钉木板,在生生在地基上弄出两堵与地面齐平的木墙,木墙的间隙刚好能够放下钢筋做成的承重架。 “打地基地时候必须用上承重架,不然的话地基很容易变形,然后房子就塌了……这里面可是有一千人甚至几千人呢,出了事谁吃罪得起?”面对脸越来越黑的程骏,杨梦龙振振有词。 铺好承重架之后,又是杨梦龙指挥大家将水泥、细沙、石灰、鹅卵石等按比例混合起来制成水泥浆,倒进木墙内,最后还用木棍夯实,不留任何空隙。几天之后,水泥干涸了,坚如磐石,工匠们试着用铁锤使劲锤击,手都被震痛了,硬是没有办法在上面敲出一丝裂痕来,不禁大感惊奇。 随后砌墙自然是用水泥浆了,这水泥浆干涸得很快,而一旦干涸,整堵墙就像岩石一样坚不可摧。有了这样的好东西,工程进度自然大大的加快了。 墙砌好了,该封顶了,然而就在这时,杨梦龙又冒了出来,大喝一声“且慢”,再次理直气壮的拖来了大量钢筋……他才不要用瓦铺屋顶呢,随便下场冰雹都打碎无数,还很容易被雪压塌。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们继续将墙加高,一直加高到四米多,而且是水平的,然后架设横木,再用木板铺得平平整整,最后将扎成空心方块状的钢架铺上去,再用水泥浆浇筑。 “这样弄出来的层顶非常坚固,下再大的雪也不怕了。”杨梦龙如此解释。 一层楼算是完工了,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幢用上钢筋水泥的房子吧?程骏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总算搞定了,预算已经远远超支啦! 可在杨梦龙眼里,事情才完成了一半。在他的撺掇下,工程再次开始,红砖水泥墙竹笋似的往上窜,窜到四米高了,老样子,铺上钢筋,用水泥浆浇筑,封顶。然后杨梦龙对程骏说应该再盖一层,两层太难看了,二啊,不吉利。好吧,你是老大,听你的,无非就是多消耗一些砖头水泥和钢筋,多出一点工钱罢了,这点钱,我出得起…… 在杨梦龙一再干涉之下,这幢大楼盖了整整五层高。要不是古代实在做不出电梯之类的东东,盖得太高上下有点困难,没准盖得性起的杨梦龙会一口气盖上十几层。 最后考虑到这幢大楼的样子似乎太超前了,整个就一个豆腐块,难看,杨梦龙又很有创意的在天台上盖了三座凉亭……后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太完美了! 楼房盖好了,自然要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