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九 自责 (第3/3页)
能为力。建斗,分一份战功出去吧,用这份战功换取你需要的战马和武器,老夫只怕帮不了你多少了!” 卢象升黯然,涩声说:“可是首级就三百余级,就算下官愿意分,每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呢?” 孙承宗说:“不必太多,每位将领有几十级就可以了……对于朝廷来说,一位将领领兵五千与建奴交战,能一战斩首四五十级,已经称得上是能征善战了。” 卢象升舌头发苦:“下官还是现在才知道,原来‘能征善战’这四个字这么不值钱了。” 孙承宗也是摇头苦笑。这种事情他见多了,也麻木了,他不想再说这些烦心事,换了个话题:“这一仗你是怎么打的?自萨尔浒惨败以来,建奴还没有试过在野战中被打得这么惨的呢,而且还是以骑对骑!” 卢象升将这场恶战的细节细细的说了,孙承宗听得很仔细,只是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卢象升讲完后,见阁老大人的眉头已经拧成个疙瘩了,心一紧,问:“阁老为何眉头紧皱?是不是下官排兵布阵有问题?” 孙承宗摇了摇头,神色郁郁:“你的排兵布阵没有问题,打得非常漂亮,取得了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只是,这场胜利也说明了,建奴在野战中也并非不可战胜的,只要严加训练,指挥得当,我军一样可以在野战中将他们打得大败亏输……”说到这里,他的神情变得黯淡:“老夫自从就任辽东经略之后,殚精竭虑,一心以守代攻,以一系列的堡垒压缩建奴的活动空间,自问小有成效,但是大凌河一战,我军四度增援,四度被打得大败,空有十几万大军,却连一座三十里外的小城都救不了,这说明老夫的做法错了,真的错了!” 卢象升说:“阁老不必如此,下官只是侥幸得胜……” 孙承宗摆摆手,说:“你不必再说了,我心里清楚得很。要是当初老夫不去筑城,而是将筑城的银子拿来训练一支野战部队,到现在,这支部队也该练出来了,何至于被建奴堵得连锦州城都出不了!” 孙承宗的堡垒战术一直颇受争议。面对来去如风的后金大军,筑城固守本身没有错,那厚厚的城墙正是农耕民族对抗游牧民族的利器,后金攻坚能力很差,两次打宁远,一次强攻锦州,都是铩羽而归,堡垒战术也算是扣住了后金的脉门。问题是,时机不对,在明朝朝政清平,国库充盈的时候这样搞当然是没问题的,明朝承受得起这样的消耗,但是自万历后期之后,明朝的财政急剧恶化,特别到了崇祯,税源萎缩,收入锐减,而他们用几十万两银子筑起来的城墙堡垒,往往还没完工就让后金给扒了,这堡垒战术非但没有起到限制后金活动,消耗后金实力的作用,反倒以惊人的速度耗空了明朝本来就见底了的国库!堡垒战术不成功,关宁军又没有跟后金野战的勇气,以至于后金包围三十里外的大凌河城,关宁军却没有办法支援,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卢象升以少打多,干净利索的击垮了正红旗一个甲喇,这场规模不大但斩获颇丰的胜利告诉他,后金在野战中的优势并非不可撼动————既然能在野战中击败后金,何必花那么多钱去筑城?如果当初退守锦州-山海关,将筑城的钱拿来编练野战军团,现在这支野战军团也该崭露头角了吧? 错了,真的错了! 其实孙老头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战略,但是他无力去改变:筑城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里头可以捞油水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且那些堡垒隔三差五就被摧毁,关宁军吃的空饷做的假账也正好籍此来个死无对证,真是太方便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就算他明知道自己的策略错了,也没有办法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