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混球_八十二 祖大寿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二 祖大寿的选择 (第2/3页)

阵更不是好惹的!就算这一万八千精兵全军覆没,建奴又准备用多少尸体来填平我军的防线?一万?还是两万?他们死得起这么多人么!?”深深的看了戚虎一眼,握紧拳头,“最重要的是,只要南阳和大名道的基业还在,只要戚老还在,就能在两年之内再次练出两三万精锐之师,建奴呢?死了一两万人,他们得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
  戚虎必须承认,卢象升算是捏住了后金的命脉了。后金最大的弱点,就是人丁稀少,就算把汉军把蒙古军把十五岁的孩子五十岁的老人都算上,能战之兵也不过十几万人,真正的精锐之师,也就皇太极亲自率领的那五六万人,如果明军真的能一仗拼掉他们一两万,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灭顶之灾了!但是拼掉这一两万人之后呢?戚虎可不认为舞阳军和天雄军还有机会从头开始,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两块欣欣向营的地方啊,一旦这两支强军没了,南阳和大名道的军户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千辛万苦开垦出来的军田,建起来的作坊!他说:“大人,听我一句劝,不要逞强!现在天雄军旗开得胜,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对朝廷也交代得过去了,就此撤回关内继续积蓄实力,待到羽翼丰满了再跟建奴一决高下,可好?”
  卢象升问:“那大凌河城怎么办?”
  戚虎说:“无力回天,没看出枢辅大人都不打算打下去了么?何必再白白牺牲天雄军将士,将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事继续打下去?”
  卢象升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畏敌避战,保存实力,我真的做不到。”
  戚虎近乎哀求的说:“大人,我不是畏敌避战!戚家军在浑河畔全军覆没,戚家那么多子弟死不瞑目,每每想起,我的心就像被滚油煎着一样疼!现在有一支强军作为倚靠,我比任何人都迫切的希望能够横扫辽东半岛,血洗沈阳!但是现在这仗真的不能打,天雄军的根基还很浅,经不起太大损失的!”
  卢象升说:“我意已决,戚老不要再劝了。”
  戚虎张了张嘴巴,还想再劝,但卢象升已经闭上了眼睛,他不好再劝下去了,有些落寞的闭上眼睛,喃喃自语:“天雄军、舞阳军都是我亲手编练,看着他们发展起来的,我真的不希望这两支部队有什么闪失……”
  两个都不说话了,车厢里陷入了寂静,只剩下冷风在呼啸,吹得垃圾满天飞,那啸声如鬼哭,如狼嚎,回荡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中,让人有些心惊。
  寒冬夜里的锦州城,安静得有些吓人。只有祖府那边灯火通明,歌舞通宵达旦,蜷缩在街边层檐下冷得栗栗发抖的流民偶尔会抬起头朝那边望上一眼,又马上低下头去,用力搓自己冻得僵硬的手。那种歌舞升平、酒池肉林的生活离他们太过遥远了,还是如何熬过今晚而不被冷死更现实一些。
  同一个锦州,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后金大本营的王帐中,皇太极正在看着几张纸条。这几张纸条都是从锦州城里飞出来的信鸽带过来的,言简意赅,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个字,天雄军的装备,兵力,将领,一一列明,虽说稍有出入,但出入很小,已经很接近天雄军的真实情况,对于一位兵家来说,这几张小小的纸条,可谓价值连城。
  他反复阅读着这几张纸条,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些担忧。
  代善提着一壶茶汤走了进来,见他眉头皱起,笑着问:“汗王为何眉头紧皱?”
  皇太极抬起头,让代善坐下。代善拿出杯子,给两个人各自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微笑:“年纪大了,这么冷的天,身体有点儿吃不消。刚好还有一点茶叶,就用它煮了一壶茶汤暖暖胃……汗王,请。”
  皇太极说:“三哥筋骨仍然强健,不输于族中任何一位勇士,还远未到认老的年纪呢!”端起茶汤呷饮了几口,竖起一根大拇指:“好味道!三哥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了!”
  代善笑说:“我的手艺还是老样子,主要是茶好,盐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