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雏凤身试毒,乃学范文正! (第2/2页)
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 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根据他的遗愿,遗体没有运回原籍苏州,而是葬在他母亲长眠的那块地旁——洛阳南郊万安山下。 这位北宋文臣,用他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几代人的敬仰。 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几乎成了读书人的座右铭。 赵昚作为天子,作为大宋的天子。 对这位当年风靡了整个大宋乃至整个东方世界的文臣,有着难以述说的感情。 大宋的天子,需要这种文臣。 大宋的统治,需要范仲淹的那句话。 这样的文臣也多,对于天子而言,对于赵昚这个有着中兴野望的天子而言,是绝对乐于见到的美好事情。 而那句话,却能鞭挞无数读书人,为了大宋的江山呕心沥血。 不仅赵昚,大宋自仁宗赵祯开始,所有的天子都有意无意的在宣扬范文正,也在宣扬那句话——可以说,大宋时期的范文正,在文臣心中的地位,甚至要超过老庄。 范文正,是真正的、传世的全民偶像。 远远不是欧阳修这位文坛盟主,也不是大相公王安石、韩琦之流可比。 欧阳修曾经也叱咤过大宋,是当年那个时期的大宋全民偶像。 但和范文正比起来,却看不见车尾灯。 所以,此刻李凤梧提起范文正,赵昚的眼睛里,那个安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自己雷霆震怒的年轻人,这个大宋雏凤,竟然真让自己觉得。 他就是范文正! 是的,他就是我赵昚朝内的范文正。 他说的没错。 惇儿行事,虽然勇猛进取,但也太过毒辣。 如果庄文太子之薨,真和他脱不了干系,那么就会如李凤梧所说,惇儿若是成为储君,他就会成为自己打造出的盛世里的病厄。 他就是赵室江山的一记隐患。 李凤梧甘愿冒着自己雷霆震怒,甚至可能直接让他罢官流放的危险,如此行事,将自己逼到绝境也不让惇儿入主东宫。 这种身试毒的精神,难道不就是范文正那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此,他甚至愿意一死! 赵昚悚然了。 然后释然了。 如此,被他将了一军又算的了什么。 他可是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来为大宋剔除可能存在的病厄啊…… 仁宗有范文正,朕有李凤梧。 雏凤者,身试毒,乃学范文正也! 只是,惇儿真的和庄文太子之薨有关联? 赵昚有些不愿意相信。 因为相信了,就表示,自己的大儿子是死在三儿子手上。 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至孝重情的父亲。 这是无法接受的事实。 然而张杓在青云书刊上那篇《庄文之殇,源是同根煎?》的文章中,说得很清晰,虽然太医最后断定庄文太子是庸医用药过量致死,但他已调查出些许眉目,庄文之薨,乃起于盐官镇之始!